“专精特新”与“数字化”,你乘上了哪趟快车?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6日

当下,专精特新持续升温,机械行业“捷报”频传,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搭上“专精特新”这趟快车,开始高质量快速发展。

截至去年9月,我国已培育四批、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已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制造业占比超六成,持续过半。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机械设备公司有71家,占比达到23.8%,是分布最多的板块。尤其在第三批名单中,机械设备公司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3.0%。

 

为何机械设备企业会成为主力军?

首先,这是行业属性使然。作为典型的中游制造业,机械行业连接上下游。下游应用广阔,包含了工程机械、汽车和造船、能源电力、国防军工等众多子行业,这样的行业属性让很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于此。

还有最为根本的一点: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着强链、补链、固链的重要作用。此前,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明确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可以说,这些企业积蓄着行业发展的新势能。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层面如此密集地推出多项与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相关的举措,引导各类市场化服务机构参与建设专属“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体系。

 

“数字化”成企业发展“必答题”

不过,纵观当下,我们发现机械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不管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会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与运营效能,满足企业快速增长的需要?

 

其实,我们在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标准上就能窥见答案。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为例,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在精细化指标方面,将“注重绿色发展”调整为了“注重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即增加了对“数字化”的要求。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是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的必经之路,也将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答题”

 

企业该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

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在这个时代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顺势而为无可非议,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数字化不是靠某种技术或工具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企业保持一种体系化的思维。

 

什么是体系化的思维呢?就是在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能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进行持续的自我迭代。

 

在机械行业,承载这种思维且具有代表性的载体通常是一体化管理系统,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上的数字化升级,比如实现业财一体化、产销一体化等,打破信息孤岛,挖掘数据价值,提高企业效益。

 

 

这种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模板。毕竟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运作流程和业务特点,它需要根植于企业真实的场景需求,因地制宜,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人将数字化工具奉为圭臬,这是不可取的。要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内部首先要有适合数字化管理工具生根发芽的土壤企业的理念、文化、制度等都要齐头并进,相互融合。

 

写在最后

“专精特新”是机械设备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数字化转型升级”又是每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答题”。其实,无论是搭上“专精特新”这趟快车,还是走“数字化转型”之路,二者并不矛盾,都需要企业外观大势,内省自身,谋定而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