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摘果 无人机播种!看看“新农人”的硬核新帮手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6日

机器人摘果

无人机播种

智能工厂育秧

......

硬核“新农人”们

活跃在广袤的田间地头

看看它们如何大显身手

 

无人机“旱播种” 10分钟种了7亩稻

眼下,全国各地的农田里正上演着一场“机器人大作战”。我们先来看看田间地头现在多了哪些新机器人?

昔日“高大上”的植保无人机,如今已悄然进入各地的田间地头,成为农户们的“好帮手”。

图片

“在田地里来回穿梭”“10分钟就能播种近7亩地”......在广东阳春市的田间地头,一架无人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很快就把种子均匀播种在土地里。工作人员动动手指就能遥控满载稻种的无人机升空,沿着田地均匀撒种,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近7亩地的播种任务。

图片

“这是无人机旱播技术,将种子飞播入田,等种子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实现萌芽、出苗,再引水进田。”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他们也采用了无人机旱播播种,亩产375公斤干稻谷,相比传统插秧产量相差无几。但“飞播”一个人一天能播种近300亩水稻,每亩的人工成本约15元。

自动摘果机器人 24小时不休息

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科技”亮相春耕,帮助农户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由南京农业大学团队研制的智能化装备,让草莓的采摘更智能便捷。它采用的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可自动识别和定位成熟的草莓,然后使用机械臂和夹爪等工具将其采摘下来,最后将采摘的草莓放置在收集箱中。

图片

工作人员说:“草莓采摘机器人可以全天候作业,24小时不休息,缩短采摘周期的同时,也减少人工采摘时对草莓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所以说,你吃的草莓很可能不是“人”摘的哦。

秧苗坐“电梯” 智能化助力春耕育秧

今年的春耕生产中,育秧过程也升级了“新版本”。我们在重庆永川区智能育秧工厂生产车间内可以看到,20套崭新的循环运动式育苗床摆放整齐,春耕里的水稻秧苗坐上了“电梯”。

图片

这个智能育秧工厂集稻种精选、浸种催芽、集中育秧为一体,可实现调温、调湿、补水等完全自动化、智能化,一次性可育苗3000多亩,最终完成水稻育秧的工业化、智能化生产。

图片

工厂负责人说:“我们的育秧基地,现在可以控制它的温度、湿度还有采光。温度湿度控制好后,秧苗的病虫害就少很多了。”永川区计划在今明两年内增建两个智能化育秧工厂。通过智能育秧工厂的建设,实现多批次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育苗,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路径。

不论是“无人机植保”又或是“自动摘果机器人”等“新农具”,都是我国农业机器人不断发展的缩影。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化水平稳步提升,必将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工信部: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

图片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到,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在农业领域,研制耕整地、育种育苗、播种、灌溉、植保、采摘收获、分选、巡检、挤奶等作业机器人,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的喂料、清污、消毒、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畜产品采集等机器人产品。

喝着咖啡、吹着空调

躺在椅子上就能种地

曾经的梦想

正逐渐变成现实

为“新农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