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聚力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转型做大先进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4日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优服务、强党建,全省工业和信息化运行稳中向好,呈现提质增效之势。


  据统计,全年福建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创2015年来新高,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东部省市第1位。


  政策组合发力发展蹄疾步稳


  过去一年,除工业增速创四年新高外,福建省工业发展质量也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4.4,创历史新高;利润总额增长16.1%;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45%;全省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7位。


  而这些,都得益于福建省实施的一系列稳增长“组合拳”。


  首先是政策引导。一年来,福建省精准出台实施增产增效、正向激励、电力稳增长、降气价等政策,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其中,第一季度“开门红”政策快、准、好,有效提振企业信心、扩大生产,如电力直接交易就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20多亿元。同时,我省还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全年获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业技改等各项补助资金37.3亿元。


  加强运行调度方面,省工信厅不断完善“周监测、月分析、季调度”运行工作机制,加强对工业增加值、用电、税收等重点指标的匹配分析,从注重总量和速度分析向质量效益、结构优化的分析转变,从侧重事后分析监测向先行指标的监测预测转变;同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强化煤电油运气等要素保障,工业运行协调性增强。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性地举办政银企+基金+担保+租赁等多模式产融对接活动50场,银行授信金额超700亿元;上线运行“产融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产融对接平台;强化类金融监管,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开展应收账款融资试点,推进工业企业补办不动产权属登记;市县级设立80亿元应急周转金,累计为企业提供2300多亿元“过桥”周转资金。各地也政策频出,如南平市考核辖区内金融机构支持工业情况,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资金存放的重要依据。


  全省各级工信系统还不断优化服务,解企业之忧。一年来,降本减负若干意见的出台,降低企业成本超700亿元;直通省长的“政企直通车”持续运行,办理企业诉求1052件、办结率达98.4%;工信系统“百千万”挂钩重点企业、项目活动,按季度开展全省工业重点工作调研,送政策进企业,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反映问题200多个;莆田市开展工业企业走访大帮扶活动,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一张表”跟踪闭环、及时解决。


  需要“减负”的不仅是企业,还有落后的产业与产能。一年来,福建省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组织铸造行业落后炼铁设备淘汰工作检查验收,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得到国家抽查组的充分肯定;推进煤炭去产能指标交易,关闭退出34处煤矿、去产能210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福建省“十三五”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


  抓项目促投资夯实发展根基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增芯强屏”的成效初显,装备制造业逐步迈向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石化工业初步建成湄洲湾、古雷、江阴“两基地一专区”,福建省主导产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成为支撑福建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重要力量。这其中,引进的优质大项目功不可没。


  2018年,上汽宁德基地、厦门士兰微12英寸芯片、厦钨永磁电机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厦门三安LED产业化、中铝东南铜冶炼、宁德新能源聚合锂离子电池等项目投产;京东方第6代柔性AMOLED面板、缘泰乙烷制乙烯等项目签约,对夯实我省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大项目落地,能有效助力主导产业强链条、壮集群,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为此,一年来全省工信系统多措并举,狠抓重大项目攻坚,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注重招商引资。通过举办民企产业项目洽谈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军民融合对接会等重大活动开展招商引资,出台第三方招商奖励办法等,引进一批产业优质项目。全年新对接民企产业签约项目1372项,计划总投资6798亿元;对接军民融合项目131个、总投资1090亿元;福建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局、教育部签订含金量高的三份共建协议。


  强化技术改造。通过实施企业技改完工投产奖励、正向激励、设备补助等政策,技改完工投产已奖励136家企业近4亿元;组织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78项,全部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500亿元;推动80亿元技改专项基金滚动投资,带动技改项目总投资660亿元,财政资金与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的比例达1∶30,年度节约企业融资成本近2亿元。


  加强项目服务。健全完善“三全”抓项目机制,深化“五个一批”项目攻坚,紧盯关键节点,实行工业项目分级分类管理、重大项目一对一服务,厅班子成员挂钩服务项目97项、总投资5506亿元。宁德强化项目一线服务,实行“日报告、周协调”快速响应机制,上汽宁德基地项目主机厂建设工期压缩一半、中铜项目从打桩到试点火仅用17个月。


  当前,福建省正深入实施的两大协同发展区引领行动正成为抓项目、促投资的有力抓手。去年,工信系统推进两大协同发展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积极开展工作,共推进总投资3741亿元的制造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正式出台,推动全年超千亿元产业集群达16个;厦漳泉大都市区入选中国先进制造业十大代表性集群;厦门市着力打造千亿产业链群、实施千亿投资工程,今年有望形成平板显示、机械装备等4条千亿产业链群。


  谋创新求转型铆足发展后劲


  电子工业增长14.2%,高技术产业增长13.9%,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6%,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高端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预计达4300亿元,成为引领福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带动制造业加速迈向中高端,正得益于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化——


  积极培育创新平台。一年来,增材制造、物联网、机器人等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加快成长;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数量全国第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0家。三明市发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优势,引进设立机科院海西研究院等6家产业研发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年,福建累计发布省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435项、重点新产品78项;组织实施145项工业强基重点项目,2项产品列入工信部示范应用推进计划;完善6·18常态化对接机制,推介先进适用技术成果1605项、企业技术需求460项,成功对接项目296项。


  大力培育创新人才。一年来,工业设计、服装制版师等10场产业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一批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得到扶持,一批创业创新人才和产业“工匠”孕育而生。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省11人入选,居全国首位;莆田木雕、寿山石雕等21个项目入围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数量居全国第2位。


  发展工业数字经济。福建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工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扩大升级信息消费等政策;省政府与工信部签订数字经济发展合作协议;福州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引导华为、航天云网等企业设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20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过去一年,福建省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加快制造业服务化、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换挡。


  智能制造方面,全年新认定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6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龙净环保全球首套烧结烟气干式协超净装备正式运行,泉州钧石能源国内首条GW级HDT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


  制造业服务化方面,全年全省共新增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厦门、泉州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新增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家和5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42家,居全国第四;泉州出台发展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平台、工业设计、智慧物流等多个措施意见,现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4个,占全国6.6%。


  绿色制造方面,强化“双控”评价考核,2017年度“双控”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能效对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新增国家绿色工厂8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4个、绿色设计产品29项。严格落实工业领域环保职责,泉州、莆田、古田等地分类整治石材加工企业1812家。


  质量品牌方面,全年福建新增国家质量标杆1个、省级12个,认定省级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企业14家、示范企业4家,入选工信部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7家;晋江成为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泉州兴业皮革科技获得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漳州先后获得“中国食品名城”“中国钟表名城”“中国门机之都”等称号。


  优服务提效能企业活力迸发


  过去一年,“闽字号”企业活力迸发、亮点纷呈: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科技的聚合物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均位列全球首位;青拓集团成为我省首家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企业;恒申集团的己内酰胺、福耀集团的汽车玻璃产量全球第一;入选中国民企500强的企业从上年的10家增加到20家……


  这得益于一年来全省各级工信部门多措并举,致力于壮大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帮扶民营企业——


  实施龙头企业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发布358家省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全年省级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1%。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8家,数量居全国第五位。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制造业企业11家。


  出台中小企业发展十条措施,组建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举办首届“创响福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高成长企业162家。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5个园区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特色载体,获国家支持资金2.5亿元;新增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1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推动出台加快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等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政企会商制度、各级领导与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机制。全面落实民间资本准入工信领域的平等待遇。全省62项涉企保证金项目仅保留23项,推动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大力推行网上审批,省工信厅“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理事项达87%,网络评价好评率100%。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2019年全省工信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六个稳”的要求,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