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看三明谱新篇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8日

  “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地处闽西北,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1949年冬至1950年春,三明境域各地先后解放,开启了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70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三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无数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70年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一笔笔统计数据,记录、见证着三明的变化。


  1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三明是一座因工业而生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工业建设,三明拥有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聚集了全省最大的钢铁、造纸、水泥、重型卡车等生产企业。


  在解放初期,三明仅有手工作坊92家,方圆数百里,不闻机器声。1958年,来自长城脚下、东海之滨的数十万建设大军,汇集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奏响了建设福建省重工业基地——三明的宏伟乐章。


  1952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仅为0.09亿元,分别于1965年、1979年、1993年、2009年突破亿元、十亿、百亿、千亿大关。1952年工业增加值0.05亿元,分别于1970年、1986年、2004年、2018年突破亿元、十亿、百亿、千亿大关,2018年达1012.09亿元,年均增长14.0%。其中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是1951年的61.5倍,年均增长16.5%。


  1979~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倍,年均增长12.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明市形成了林产、机械、冶金、纺织四大传统产业,氟化工、石墨烯、稀土、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2018年,冶金、林产、机械、纺织等四大传统产业产值均突破300亿元,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快于全市规模工业1.5个百分点。


  4个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增长20.1%,快于全市规模工业11.2个百分点。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高端装备领域等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201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由2013年的9.7%提高至16.3%;近5年年均增长13.6%,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由2013年的1.9%提高至3.3%;近5年年均增长18.3%,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


  进入新时代,三明工业面临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迫切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正视差距,矢志不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枝”、焕发新活力。


  2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解放初期的1952年,三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仅1.03亿元,分别于1980年、1994年和2011年突破十亿、百亿和千亿大关,2018年达2353.72亿元,比1952年增长2273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2倍,年均增长9.3%。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明显提速,1979~2018年三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高于1952~1978年均增速4.2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的2012~2018年,贯彻新发展理念,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GDP年均增速8.8%。


  全市常住人口由1952年93.89万人增至2018年258万人。人均GDP显著提高,人均GDP1952年仅112元,分别于1985年、2002年突破千元、万元大关,2018年达91406元,是1952年的816倍。


  195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157万元,分别于1972年、1995年、2011年突破亿元、十亿和百亿大关,2018年达165.71亿元,是1953年的10555倍,年均增长15.3%。其中197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是1953年的111倍,年均增长20.7%;1979~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增长95倍,年均增长12.1%。财力的增加为全市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切实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3百姓幸福感明显提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年仅为105元,分别于1986年、2005年突破千元、万元,2018年达34862元,是1952年的332倍,年均增长9.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年仅为56元,分别于1971年、1992年、2013年突破百元、千元、万元,2018年达16601元,是1952年的296倍,年均增长9.0%。


  改革开放40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78~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分别比改革开放前26年(1952~1978年)年均增幅提高6.3个、10.4个百分点。


  2018年,三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23947元,比1978年增长71.6倍,年均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12314元,比1978年增长109倍,年均增长12.4%。


  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83年的58.9%、64.4%下降为34.3%、36.4%,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意味着居民用于“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的收入增加,标志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解放前,三明曾是“路隘林深苔滑”,交通闭塞,1950年全市仅有公路417公里,绝大多数乡镇不通公路,出门全靠步行;1954年动工兴建鹰厦铁路,1957年竣工通车,是进出三明的唯一铁路通道,1958~2012年,三明铁路营业里程均为235公里。


  进入21世纪,三明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路网日趋完善,至201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52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5公里,长深、福银、泉南、厦沙、建泰、漳永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铁路营业里程591公里,其中高铁356公里,南龙、向莆快速铁路通车。


  2016年3月7日三明沙县机场通航,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唐山、重庆等城市的航班航线;2018年航空客运量达20.4万人,货运量294吨。实现了“城市有机场、市域有快铁、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对生态环境从改造到保护,由恶化转向逐步改善的70年。三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已是中国最绿省份最绿城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78.14%,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的3.4倍,空气、水、土壤质量均居全国前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01年的6.12平方米增加到14.68平方米。